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赋的写作常识有哪些,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赋是文体的一种,它有散文和韵文两种文体的特点,是六朝时期重要的文学样式。赋的渊源是战国时代游戏的设辞,游士们为了在各国君主面前表现自己的主张和才能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往往编造一些故事夸大对话来展示论烹,这就是所谓的论辞。在战国策中,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到了战国晚期出现了荀子的赋篇和屈原的渔夫,以及宋玉的<对楚王问>,在精神实质上也是受到了设辞的影响。赋的主要特点是在于铺陈事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中,所说的铺采摛文体物写去,从汉赋到唐宋的赋都是这样,可以说这个特点贯穿了整个赋的历史,例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内容就细腻夸张地描写了上林苑的水势,山行重于鸟兽等一切事物,真可谓是极尽夸张之能使。从形式上说,诗,骚和赋都是押韵的,这是三者的共同点,但是一般的说诗以四言为主,骚一般是言,赋字数不拘,但多数以四言六言为主,典型的汉赋多夹杂散文句式,诗和骚则基本上没有散句,诗和骚在句一句之间,特别是段一段之间偏重内在的联系,极少用连接的词语,而赋则和散文一致,多用连接词语,著名的赋学家有,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杨雄,班固,张衡等。
简介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它与汉代的诗文一起,成就了汉代文学的灿烂与辉煌。赋的来源“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真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片》。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1.赋的格律和韵式是文学作品中所采用的一种写作技巧和手法,用于烘托文学形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
2.汉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汉赋中常见的格律有五言、七言等,而韵式有平水韵、古韵、顺音韵等,不同的格律和韵式都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和文化内涵。
3.汉赋的格律和韵式不仅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现代文学中也有不少应用,是我国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一环。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yiwen.cc/life/bef3b6aac320.html
文章来源:生活百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10-20生活百科
2023-10-20生活百科
2023-10-20生活百科
2023-10-20生活百科
2023-10-20生活百科
2023-10-20生活百科
2023-10-20生活百科
2023-10-20生活百科
2023-10-20生活百科
2023-10-20生活百科
2022-10-11生活百科
2022-10-11生活百科
2022-10-11生活百科
2023-07-06生活百科
2022-11-16投稿
2022-10-10生活百科
2022-11-26生活百科
2023-07-07生活百科
2023-06-27生活百科
2022-10-11生活百科
2023-10-11生活百科
2023-10-15生活百科
2023-10-12生活百科
2023-10-16生活百科
2023-10-18生活百科
2023-10-17生活百科
2023-10-15生活百科
2023-10-15生活百科
2023-10-15生活百科
2023-10-15生活百科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