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爱问宝典

长亭送别的文学常识?长亭送别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分析

作者:生活百科 时间:2023年09月13日 阅读:4 评论:0

大家好,关于长亭送别的文学常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长亭送别中二煞里有哪些典故
  2. 长亭在我国文学作品中代表什么
  3. 长亭送别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分析

长亭送别中二煞里有哪些典故

1.举案齐眉,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爱情美满。

2.望夫石: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思妇情思。

3.“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表明了争名夺利,名利皆为虚幻。

4.“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官场不得志。

5.“伯劳飞去燕西归”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恋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悲剧。

6.一春鱼雁无消息:作用是表明思念的人没有消息。

7.青鸟:作用是表明传递爱意、情书。

长亭在我国文学作品中代表什么

古时候,驿路上每隔五里设一短亭、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供旅人休息,送别亲朋好友时也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于是,文人们逐渐将“长亭”作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周邦彦的《兰陵王》“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长亭送别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分析

莺莺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钟情的女子。

本折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

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

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

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

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

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

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

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

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

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长亭送别的文学常识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长亭 别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yiwen.cc/life/b6044d1b3a50.html

文章来源:生活百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推荐模块A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炒股神器 · 抖音课程 · 百科生活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生活百科 皖ICP备2022001275号-6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60 30 96 37 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