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知识大全

预防血栓的几个动作(夏季是脑血栓发作高峰期,记住几点能防90%以上的“栓”,这几点具体都是什么)

作者:生活百科 时间:2023年10月20日 阅读:1 评论:0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预防血栓的几个动作的问题,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夏季是脑血栓发作高峰期,记住几点能防90%以上的“栓”,这几点具体都是什么
  2. 血栓怎么办脚上有个“化血栓开关”,每天动一动,清血管防血栓。你知道是什么吗
  3. 身体出现哪些变化是血栓的前兆吃什么可以预防血栓呢

夏季是脑血栓发作高峰期,记住几点能防90%以上的“栓”,这几点具体都是什么

我是河南省唐河县偏瘫康复锻炼团的组织者。夏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期,只要抓住以下几点,就可以有效的预防脑血管的发生。

1:遵医嘱控制三高,根据美国最新公布的血压标准,要把血压控制在新标准以下。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和有过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按时用药物把血压控制在130.80以下,同时控制血糖血脂在正常值范围。夏季血压比冬季要低,所以在测量时要在早上用药前测量两次和晚上用药前测量两次,各取平均值的平均值得到的是正常的血压。服用防血栓形成的药物。

2:积极主动的参加适量的有氧运动。

3: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

4: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忌酒禁烟,每天最少要喝50毫升的白开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鸡鸭鱼肉适量,少吃红肉,尤其是肥的猪肉。少油低盐,尽量少吃花生油。

5:保持良好的心态。夏季人容易烦躁不安,易怒。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火冒三丈,大发雷霆的发生。

6: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狭窄的定期检查并遵医嘱。

7:如有脑血管病的症兆的提早及时就医。如有头晕头疼,眼花缭乱,耳朵耳聋,短暂性失忆,视力模糊,嗅觉不灵敏,口歪眼斜,流口水,嗜睡打哈欠,四肢无力,走路向一边倾斜,一侧肢体麻木,等等时不要不当回事,这些都是脑血管病发前的症兆,及时就医可以有效的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关注我获取更多脑血管病偏瘫康复锻炼的方法方案。评论和转发帮助到更多的朋友们吧!

血栓怎么办脚上有个“化血栓开关”,每天动一动,清血管防血栓。你知道是什么吗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造成突然死亡。每6秒钟就有1个人因为脑血栓而死亡,特别是三高人群以及中老年人患病几率更大。

发生血栓时,身体会发出5个求助信号

1、头部眩晕

头晕是脑血栓形成的最典型症状,特别是早上起床时症状特别明显。对于高血压患者要更加注意,如果在短短两天内出现超过五次头晕,或者在疲劳工作和沐浴后感到头晕,则应注意是否是由血栓引起的。

2、鼻出血

如果数次出现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类人有很大可能在半年之内发生脑血栓,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有可能会发生脑血栓。

3、胸痛

如果你深呼吸时感到胸痛,可能是肺栓塞的症状之一。胸部的疼痛通常是尖锐、刺痛的,你很容易会认为是心脏病发作,他们主要的区别在于,肺栓塞会随着呼吸而变得更糟。无论如何,你都要马上叫救护车,否则后果可能会很致命。

4、手脚冰凉

腿脚冰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重要表现。因为动脉硬化和血管堵塞,会导致腿部缺血缺氧,局部体温也会随之降低,变得冰凉。常常出现在病情的早期。如果是下肢动脉栓塞,还可能会出现下肢肢体苍白,特别是脚趾,时间长了还会出现脚趾青紫,触摸下肢还会出现感觉麻痹,并感觉皮肤温度降低。

5、呼吸困难

短时间内发现自己呼吸困难,有可能是血栓形成引起。在血管中形成血栓之后正常循环受到阻碍,可能提供给心肺的血液量减少,很容易产生呼吸困难的感觉,甚至会伴随着胸闷乏力这种现象产生,因此,留意到这种异常表现需要警惕血栓。

血栓无论堵在哪,都是要命的!如果堵在颈动脉,会导致急性脑梗。如果血栓走到肠道就会造成肠梗,肠缺血坏死,不及时抢救会造成死亡。血栓走到肾部血管,会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尿毒症。如果血栓再往下走,堵在肠系膜下动脉和双髂动脉的分叉处,叫骑跨栓,死亡率在80%以上,比心梗还要危险。可以说,血栓堵在这里最致命!如果血栓继续向下堵在股动脉,就会导致单腿突然凉麻疼,无法行走,需要紧急手术。脚上有个“化血栓开关”,每天动一动,清血管防血栓

我们脚上有一个化血栓的开关,怎样才能打开这个开关呢?只需一个小动作,那就是抬脚。抬脚在医学上有个专用名词叫“踝泵练习”。踝泵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退下肢肿胀,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跖屈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平躺或坐位于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吸气,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位置时保持5~10秒,呼气,再慢慢放下,休息片刻。

2.背伸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平躺或坐位于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吸气,慢慢绷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下,至最大位置时保持5~10秒,呼气,再慢慢放下,休息片刻。

跖屈和背伸可以连贯做,中间不做停顿。

除此之外,5种“专攻”血栓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

1、 *** 毛尖

*** 毛尖种植地,也被称为“中国硒谷”,茶叶里含硒成分为一般食物的三倍之多。补硒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这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均是较为有益的。同时, *** 毛尖中的儿茶素,具有十分明显的抗血栓能力,其作用不亚于阿司匹林。经常喝,能增强动脉血管的弹性,降低血脂与胆固醇,防止微小血栓形成。

2、卷心菜

卷心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含有维生素C、钾、钙、膳食纤维,经常吃卷心菜,有利保护血管黏膜,加速血液循环,软化血管,清理血管垃圾,保护血管健康。

3、海带

之所以要多吃海带,是因为海带中含有大量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这类物质有类似肝素的活性,不仅能帮我们很好的清理血管垃圾,还能很好的预防脑血栓。

4、洋葱

洋葱含有一种其他素菜没有的前列素A,这是一种天然的血液稀释剂,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脂,助力药物共同预防血栓的形成。

5、黑木耳

黑木耳中含有腺嘌呤核苷,这种物质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实验证明,吃黑木耳8小时后,血液依然凝聚很慢,其抗凝血作用强而持久,可见黑木耳能阻止血栓形成。

身体出现哪些变化是血栓的前兆吃什么可以预防血栓呢

血栓,被称为“血管中的幽灵”,一旦堵塞血管,其结果可能是致命的。

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

那么,在身体出现血栓时,有什么“前兆信号”吗?

一旦身体出现4种异常,警惕血栓找上身了,莫忽视

异常1、局部皮肤发红发热

局部皮肤发红,一般是因皮肤出现了浅表性的血栓静脉炎导致的。

此时,这些发红的区域,还会明显感觉到会有发热的感觉。

此时,一定要警惕会有导致静脉闭塞的风险。

异常2、两腿粗细不一

正常情况,双腿粗细,应该一致。

一旦,小腿部位,一条腿粗,一条腿细,要高度警惕静脉血栓。

此时,很有可能是,较粗的一侧,已经形成了静脉血栓。

异常3、睡觉单侧流口水

如果,流口水,总是单侧的,一个方向,要格外注意,很可能是要出现脑梗等症状的前兆。

身体有血栓之所以会出现流口水的表现,是因为血栓引起咽喉部位的一些肌肉功能失调所致。

这时候就要格外当心了,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血管是否健康。

异常4,手脚麻木

手脚麻木,也是血栓的常见表现,麻木程度可能不一样,经常会被人忽视。

麻木部位,会因缺血出现皮肤苍白的现象。

此时,会表现为无力感,如手拿东西掉地,走路步态异常,这都可能是血栓引起的。

三大行为,会“加速”血栓的形成,劝你少做为好

1、久坐

长时间 *** ,是导致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

数据显示,每 *** 一小时,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会增加10%。

长时间,久坐不动,会导致腿部的血液速度减缓,易在腿部形成血栓。

所以,要注意,每坐下45分钟,最好起来活动3-5分钟,减少长期久坐时间。

2、长期大量吸烟

研究发现,长期吸烟的人,就算吸烟的量很小,十年以后,多数人也会患上动脉粥样硬化,并且戒烟后十年也难以修复血管内皮的损伤。

并且,吸烟还会增加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因为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给心脏增压,引起心肌缺血,许多心脏疾病开始发生。

在30岁-49岁之间,吸烟者心脏发病的机率极高,是不吸烟者的五倍。

3、服用雌激素

这一类主要是服用避孕药物,和更年期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朋友比较多!

雌激素,是常见避孕药物的主要成分,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患上血栓的可能性会增加3~4倍。

更年期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也应当重视血栓的隐患。

吃什么可以预防血栓呢?

1、粗粮,富含膳食纤维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利于产生饱腹感,它不仅能和肠道内的胆酸、胆盐结合,还能 *** 大肠蠕动,将胆固醇排出体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另有研究表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与心血管病风险降低相关,并可延缓高危人群向心血管病患者转化的速度。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天应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大约为3碟蔬菜、2份水果,并以杂粮饭代替白米饭,便可轻松满足一天所需。

2、胡萝卜,含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能防止“坏胆固醇”的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的完整,避免斑块和血管病变的产生。

另外,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能力很强,有延缓衰老、降低血糖、抵抗紫外线伤害、预防白内障和老年认知障碍的作用。

推荐大家每日摄入6毫克类胡萝卜素,大约食用6份蔬果(大约500克),其中必须包括2~3份黄色、绿色、红色的蔬果,就能达标。

3、豆制品,含卵磷脂

卵磷脂是“好”胆固醇的重要成分,有助于调节血脂,将血管壁“清扫”干净,预防血管硬化,被公认为“血管清道夫”。

30~50克大豆或大豆制品(比如40克大豆相当于200克豆腐、800毫升豆浆、700克豆腐脑),就可获取充足的卵磷脂。

预防血栓,还要做好这几点:

1、多饮茶,通血管

多喝茶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补充体液,减少血液粘稠,减低形成血栓的几率。

此外,很多茶水,还可以给血管清淤,疏通血管,降脂降压,有利血管健康。

藕叶富丁茶,泡水喝,补充体液,降脂消脂,减少血液粘稠,预防血栓的形成。

用蒲公英、藕叶、富丁,三者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即可。

藕叶,十分常见,可作为食物,亦可用作药用,用其泡水喝,可降低总胆固醇、生甘油三酯,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血液浓粘状态,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富丁,药用价值高,用其泡水喝,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皆有降低之效,还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减少血栓的可能。

蒲公英,简单易得,随处可见,用其泡水,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还有助于全身排毒。

搭配在一起,改善血粘稠,预防血栓,还可以减少血管堵塞,排除更多毒素。

2、控体重,运动强身

现代人,肥胖者,越来越多,这也会增加血栓风险。

肥胖越是严重者,患上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也就越高。

这是因为,身体承受的重量越大,血液流动起来就越困难,进而增大凝血风险,更易形成血栓。

因此,要注意控制体重,多运动锻炼,十分重要。

3、少熬夜,保睡眠

睡眠,是人体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促使身体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一旦,睡不好,睡眠时间少,经常熬夜,体内会分泌大量的激素,而激素会让血管收缩,会阻碍血液流动,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导致血管堵塞。

所以,少熬夜,多休息,促进身体恢复,助力血管健康。

最后,3个小动作,助力疏通血管,保健康

1、勾脚

勾脚,可以活动踝关节,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有助血管健康。

尽最大角度地勾脚尖,保持10秒,之后再向下踩,让脚尖向下,保持10秒左右,反复进行即可。

2、原地小跑步

放松肩膀,手臂自然摆动,但,腹部得用力挺着,脚尖垫起来,用小跑步的方式,原地小跑步。

一天3次,每次1分钟。

可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

3、伸伸腰

两只手反向抓住,然后,举起头顶,往上用力,伸伸腰。

有利于静脉血管血液流动,同时,也可以起到冲血液粘稠,预防血栓之效。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预防血栓的几个动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预防血栓的几个动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几点 预防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yiwen.cc/life/a56259d7960a.html

文章来源:生活百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推荐模块A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炒股神器 · 抖音课程 · 百科生活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生活百科 皖ICP备2022001275号-6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60 30 96 37 0#qq.com